作品简介 “贼民之主,不忠”出自永乐高ylg9999古代汉语课程的文选《左传·晋灵公不君》一文。 教学目标: 启发学生感知“仁”的思想内涵,为学生践行这一思想树立信心,指明努力方向,鼓励学生继承发扬仁爱思想,胸怀天下,修身律己,服务祖国和人民。 教学切入点: 思政元素切入点:“贼民之主,不忠”是鉏麑选择自杀的原因之一,通过对“忠”的分析进一步延伸到儒家的仁爱思想。 课程内容切入点:人们常将古代文献中的“忠”错误地解读为忠君或者忠于所服务之主。而“贼民之主,不忠;弃君之命,不信”根据古代文献语言的表达习惯,不忠应是对民不忠。这种与习惯性认识不相符合的情况必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。本教学案例的开展即以此作为讲解儒家这一重要思想的最佳切入点。 教学实施步骤: 1.前文回顾,引出教学内容;(1分钟) 2.句意疏通,提出问题,切入“忠”的思想;(3分钟) 3.由“忠”扩展到“仁”,指明如何爱人,指出人人皆可以做到“仁”;(8分钟) 4.回归文义,具体体会“忠”于民;(1分钟) 5.倡导和鼓励学生践行“仁”的思想。(1分钟) 6.作业布置。 教学活动设计: 1.背景回顾,引出教学内容 被晋灵公派来暗杀赵盾的鉏麑来到赵盾家的时候,天还很早,赵盾已经穿戴整齐,准备上朝,由于时间尚早,坐在那儿打盹儿。目睹此景的鉏麑退了出来,感叹道“不忘恭敬,民之主也。贼民之主,不忠;弃君之命,不信。有一于此,不如死也。”之后便“触槐而死”。 2.疏通文意,提出问题,切入“忠”的思想 问题1:鉏麑为何选择自杀?(分析“鉏麑之叹”) 问题2:“弃君之命,不信”是对君不信,那么“贼民之主,不忠”是对民不忠,为什么是忠民而非忠君?什么是“忠”? 《左传》相传是据孔子所编订的史书《春秋》编纂而成,因而也体现了儒家的政治与道德倾向,借用儒家经典《论语》相关语句,特别是与大学生心理特点相吻合的语句的分析,更容易使学生切身体会“忠”之内涵。 ①“子曰:‘爱之,能无劳乎?忠焉,能无诲乎?’” 爱一个人,不是为他提供他所需要的一切,而是要使他通过自己的辛苦、辛劳,获得自己的所需;忠于一个人,也不是无条件的满足他的要求,而是要去教诲、教导他。所以,“忠”就是对别人负责任。它和“爱”一样体现的是儒家爱人的思想,即“仁”。 3.由“忠”到“仁”——融入仁爱的思政元素 ②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” ③“子贡问曰: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子曰:‘其恕乎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’” “仁”体现为“忠”和“恕”。“恕”即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你要想到,你所不想要、不想做、不想承受的,也应该感同身受、推己及人,想到别人也会不愿承受,因而也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。 ④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能近取譬,可谓仁之方也已。” 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就是忠,就是要使别人能立得起来,能够通达;“近取譬”就是恕,就是以自己作参照,推己及人。两者合而为一,就是“仁”。 “忠”“恕”的区别与孟子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形成照应: ⑤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” 人在不得志,没有能力影响、帮助别人的情况下做到修养自身,修养自身的最基本准则就是“恕”,做到自觉地设身处地,由己及人,不给别人施加痛苦,不给他人带来伤害,就是人在困境时能够做到的最大限度的对他人的爱了;得志时人具备了帮助和影响人的能力,就要做到“忠”,就要尽心尽力地去帮助别人,对天下人负起责任,广博地施与天下人好处。这又是更高层次的爱人。 “仁”的核心就是爱人,“忠”“恕”是人处于不同的层次和境遇时所能做到的爱人的不同体现。只要有一颗爱人之心,人人都可以做到“仁”。没有能力帮助人,不去伤害人就是仁,有多大能力就以多大能力帮助他人有所树立,这也是仁。 4.回归文义,谈“忠于民”——照应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 为官一任,爱人就是要爱民,为民着想,为民做主,忠于职事,才是做到真正的忠。不忘恭敬的赵盾,恰恰反映了他对所掌职事的忠诚和敬畏,被鉏麑认定是“民之主”。因此若杀赵盾,是对民不负责任;若不杀赵盾,是对君不守信用。杀与不杀,不忠不信必占其一,因而鉏麑只能选择自杀来保全自己的忠信。 5.倡导和鼓励学生践行“仁”的思想 仁爱思想影响深远,鼓励学生做好继承和发扬,秉承仁爱原则,胸怀家国天下,修身律己,知行合一,努力掌握知识技能,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。 6.作业布置 阅读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的具体篇章,进一步深入体会“仁”的思想内涵。 教学总结: 通过文意剖析、经典引用以及学生切身体会,将仁爱的道德观教育隐性融入教学内容具体问题的思考中,使“仁”由一个抽象的思想概念转化为具体能知、易感、可行的道德准则,学生自然而然感知到“仁”的核心思想,更容易激发学生在新时代努力践行仁爱思想的信心,同时也为这一思想的实践指明正确的方向。 |